"北中国海海角之岛"—— 獐岛 [电视片解说词]这片水面是我国最北端的海域。这就是被称为"北中国海海角之岛"的獐岛。
或许,上古的先人把鹿和獐之类的动物赶出丛林,又或者真的有一只獐一跃入海。不如换个说法,那只獐真的喜欢上了这片大海,最终,它成了一个岛。
在人的眼中,海,是一样的;而岛,却各有不同。
獐岛,在我国最美的边境城市——丹东辖区内,距丹东70公里;距大孤山21海里。陆域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。岛上仅一百五十几户人家,常住人口不过六百。
獐岛东西长1。2公里;主峰海拔71。1米。由一陵、六坨、四礁组成。
从空中俯瞰下去,獐岛更像是一只硕大的飞鹅。一陵横东西,为主岛;四坨成两翼,为辅;礁居其间。潮平时岛分六块;潮去后复连成一片。
獐岛之贵在于奇。
五亿年前,地球的造山运动和后来的冰川纪、白垩纪,使海平面上升。海是最坚韧的雕工,它的执着近乎于平静。在不知不觉间,它的杰作便一件件呈现在人们眼前。
当地人把獐岛的主岛和其他部分叫做"坨"。在现代汉语中,"成堆的东西"为"坨",是个量化了的名词。显然,坨,比岛小;比礁大。獐岛的坨多依据其外形命名。
獐岛的礁石更奇。
海石山、蟒蛇洞、礁岩天成。
鹰嘴石天威犹在;
亲嘴石亲得挤皱了前额;
卧虎石虎威可见;
这块,和一只野猪相仿;
像不像一头大象,鼻子伸进海水;
野猿抱玉;
海螺仙子;
变形金刚;
佛面崖引来朝拜人;
在这片像一个大的"天"字崖前,你会对神秘自然的伟力心生敬畏。
鳘鱼礁更是一个迷。无论潮水多高,海面上总会看到它露出头来。
面对这些奇石怪礁,人的想象力倍显苍白。
有人曾试图想象时间起点的摸样,终点的形象;想不出,便认为时间是抽象的。其实,时间从来都是有形的。
这座老屋离你的记忆并不遥远。
这漆朱描金的"妈祖庙"天后宫,缭绕的香烟里有绵绵不绝的香火故事。
据考证,獐岛的第一户居民来自盛唐。
而身后的这片白墙赤瓦的新居,和你一起,正在目前。
獐岛之美美在"新"。即清新。小岛孤悬海外,远离人寰,纤尘不染。空气澄净到觉察不出它的存在。岛上只有两部机动车,且很少使用。遍岛绿树红花。漫步岛上,尽情听海,谓之"静"。绿岛、金沙、碧蓝的海水、湛蓝的天空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,美得你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。即便是诗人,也只能说:它是这苍茫大海上的一片绿洲,犹如一个放大了的盆景,无涯的天宇和碧蓝的海水,衬托着拍岸的白浪,就连风儿似乎也被染蓝了。澄净的不光是海天,还有你的心灵。
獐岛有令当地人骄傲、让外地游客称羡的"十里渔火"、"麒麟秋色"、"碎玉逐波"、"出海山花"等八景。除了这八景之外,许多景点至今没有名字。游客叫什么就是什么。
"新",才能"鲜";新,就是鲜。
你见过这样的交易吗——直接从海里来,把一个鲜活呈献给你。
獐岛之美更在于口腹。这里的梭子蟹又叫飞蟹,因其黄海水域特殊的水质和水温而口味上佳。其肥美足以令天下垂涎。尤其春秋两季,梭子蟹嫩而鲜香,非亲尝则无法言传其味。
一陵分东西。分割出两块黄金海滩来。每每夏秋,红男绿女像碱篷子花开满海滩。各地游客或组团、或携妻小、或呼朋唤友、乘火车、汽车;自驾车、自行车、还有迈开两腿的暴走一族,从大连、沈阳、鞍山、丹东来在东港北井子镇,弃车登舟,搭乘轮渡,过海上岛。冲浪赶海,寻幽探险,和打渔人一起出入海的怀抱。尽管岛上有宾馆,可还是有人愿意到獐岛渔家,过一过返朴归真的日子。"出门就下海,转身就上炕"。其中之乐,非亲身不能感受。风雅的游客早起看日出;夜来观渔火;待一轮圆月升于万倾之上,于一片静寂之中聆听大海的诉说。星月阑珊之时,枕着涛声入梦。
獐岛民风淳朴,百多户人家,从来没有一家锁过门。
《诗经。小雅》中有一首古老歌谣。歌曰:"南有嘉鱼,蒸然罩罩。君子有酒,嘉宾式燕以乐。"[读悦]意思是说,难得有上好的鱼,蒸得美味无比,主人为客人斟上好酒,和来宾痛饮到一醉方休。今天,这古老的民歌依旧在獐岛传唱。
登上獐岛的主峰,万里海天,尽收眼底。这一方水域曾被倭寇侵占。不远的海底,大清水师的战舰和几千官兵的骸骨正在成为历史的化石。獐岛人在妈祖庙正前方的坨子上,塑起这尊守护神像,祈愿他和妈祖一起守护海岛的安宁,人丁的兴旺、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。这种愿望,只有在新中国,在改革开放、中华振兴的新时代才真正得以实现。
"振鹭于飞,于彼獐岛。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,每一个斜阳西下的傍晚,当各地游客以青春、活力的笑脸出现在獐岛,獐岛和獐岛人也以他们最淳朴、最迷人的风姿恭迎着八方贵客。
又是一年秋风劲,新的一届獐岛妈祖旅游节,獐岛的庆典。好多好多的精彩
又将会纷呈上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