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家镇也称海王九岛,地处黄海北部,北距庄河市城区15海里,东至鸭绿江口60海里,由大海王岛、小海王岛、寿龙岛、元宝岛、井蛙岛、海龟岛、观象岛、双狮岛、团圆岛等九个岛屿组成,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海王岛,陆域面积仅为4.9平方公里。
这九座小岛风光旖旎,美景自然天成,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。这里不仅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,而且还有大量历史人文遗址,长期以来,被历史与考古学者称为“明代北方海防第一哨”。
明朝时倭寇从此登陆
据史料记载,距今200万年前,黄海北部曾为辽阔的平原,海王九岛同周边的其他岛屿一样,同是平原上的峰岭。大约距今2万年左右,由于地质变迁,昔日的平原被海水淹没成为浅海,原来的峰岭突现海面,变成了海岛。大约距今6000年左右,海面上升接近现代海岸位置,海王九岛的“花容月貌”也就此定型。
王家镇历史悠久,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就是人类渔猎耕耘、渔船避风晒网的驻足地。直至1600多年的北魏东晋时期,海岛第一次有人类居住,并创造了早期的文明。同时这里还是边防要塞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拥有大量的古代、近代的海防遗迹。
明朝洪武二年,倭寇从海上进攻明朝,为防止倭寇入侵,明朝在王家镇的望海楼山顶修筑了烟墩,即烽火台、狼烟台。明永乐十七年,倭寇2000余人乘船30余艘在大海王岛抢劫,明朝守军果断地点燃了烽火预警。明清两朝,海王九岛上的这座烽火台,曾起到了重要的预警作用。后来到清朝的嘉庆年间,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座“北方海防第一哨”的预警功能,当地军民又合伙铸造了一口大铁钟,将这口大钟挂在烽火台旁,每当外敌入侵时,便敲响大钟向岛民报警。
曾是甲午海战的重要战场
海岛东部的海域,就是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的战场。虽然已经看不到当年的炮火硝烟,已经看不到“致远舰”露出的桅杆,可是,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尸骨就葬在这片大海中。
甲午海战后,海王九岛被日军所控制,日本侵略者为了防止海岛人民抗日,并对海上来往船只进行监视,强行驱使岛上居民在大海王岛修筑了望海楼,这座楼呈正方体,约有两间房大,高两丈,四周有瞭望孔,楼内砌火炕,楼上有石砌的烽火台,如发现情况,晚上举火为号,白天则发狼烟。日本投降后,该楼被逐渐拆毁,但这座山从此改叫望海楼山,其实,望海楼山是一座空山,山的半山腰都是日本人当年修筑的纵横交错、互为相通的暗道与防空洞。
大海王岛东南角的半岛之上有座灯塔山,山的南部海域就是日本至大连、山东的主要海上通道,著名的国际灯塔即伫立于此,此塔也叫大海王灯塔,是当年侵华日军为往来船只导航修筑的灯塔。灯塔的圆形顶部有一个很大的灯体,灯头为1000瓦灯泡,灯罩呈扇贝壳状,由纯铜环绕的纵横成格、凹凸有致的天然水晶石支撑。入夜时分,灯光经过水晶石灯罩的汇聚,形成强烈的光束,通过复杂的齿轮变速系统,以每10秒旋转一次的速度扫过附近岛屿和茫茫海面,灯光照射半径可达25海里。螺柱顶的灯台里面盛有一吨重的水银,为灯头构筑了永久的平衡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大海王岛东滩村山东屯人吕其恩奉党中央之命,率部北渡至石城岛,由此进军庄河,并在庄河建立了辽东地区第一个民主政府——庄河县民主政府,后攻克岫岩、普兰店、丹东等地,打通了由胶东向东北地区输送部队的海上通道,吕其恩的故居至今仍被岛上的渔民完整地保存着。
郭沫若赋诗海王九岛
海王九岛为岛礁型基岩海岸,海蚀柱、海蚀洞等海滨地貌和海岸景观随处可见。万年的大海波涛,岁月长河的风霜雨雪,形成了蜿蜒34.2公里的风景海岸线,使海王九岛的岛礁分布疏密相间,双狮争雄、海马巡滩、大象吸水、骆驼奇峰、神龟探海等60多个景点形态逼真,在国内沿海实属罕见。
海王九岛的礁石也别具一格,如东部海面肩并肩站立的两组石礁,两组礁石黑白分明,全无杂色,黑石是由辉绿岩构成的,白石是由纯天然的石英岩构成的,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黑白奇石。
令人称奇的是,王家镇海岸线不少礁石的缝隙里竟生长着许许多多的荞麦,荞麦是在内陆生长的一种粮食作物,这大海孤石上何以生有这么多的荞麦呢?传说,以前有一特别爱鸟的渔民遇险困于此礁,海鸟发现后纷纷从远方叼来荞麦为他充饥,渔民获救后,他留下的荞麦便在礁石中生长下来。传说归传说,据考证,这里的荞麦生长确实与海鸟有关,而长有荞麦的礁石则被称为荞麦奇礁。
海王九岛风景名胜区现在有陆海两大景区、三条游览线路,共有各种自然与人文景观118处,秀美宜人的海王九岛曾吸引了无数名人骚客来此一游,宋庆龄、郭沫若、胡风、丁玲、田汉等知名人士曾踏足海王九岛。胡风先生写下名篇《第一片土》,抒发自己踏上海王九岛的浓烈情感。郭沫若先生为海王九岛的天然美景所感染,挥毫留下“汪洋万顷青于靛,小屿珊瑚列画屏”的动人诗句。
国宝级黑脸琵鹭的栖息地
海王九岛除了迷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流传外,还是鸟类的天堂,尤其是元宝岛上,在这里栖息的鸟类多达数百种,其中黑脸琵鹭堪称国宝级的珍稀鸟类。
元宝岛的东端高处,就是享有盛名的观鸟台,元宝岛,外形酷似一个元宝落在海中,所以称其为元宝岛,其陆域面积为0.15平方公里,是闻名遐迩的鸟岛。
在这个岛上栖息着全世界濒临灭绝的珍贵鸟类黑脸琵鹭,据统计黑脸琵鹭目前世界上已不足百只,在元宝岛最右边的海面上有一块黑色礁石,当地人称“牛心黑石”,这块石头的最顶端就是黑脸琵鹭的栖息地。
除了黑脸琵鹭,元宝岛还有黄嘴白鹭、绿头野鸭、海泸鹚等珍稀鸟类和数以万计的海鸥。黑脸琵鹭原来仅在庄河石城岛有,后来繁衍多了,部分黑脸琵鹭迁移至元宝岛。
团圆岛、观象岛是白鹭的领地。退潮时,白鹭成双成对地到海边捉食小鱼、小虾、小螃蟹,涨潮时候便飞走,蹲在悬崖峭壁或树枝上、草丛里休息,一旦受到惊吓,便呼的一声飞起,不是“一行白鹭上青天”,而是一片白鹭难见天。
黄海海域内的水鸟,在王家镇的海岛均可见到。各种鸟的领地十分严格,各占一方,互不侵犯。
最新动态
祭妈祖仪式获批成非文化遗产
王家镇的海岛文化与众不同,过年最热闹的不是除夕夜,而是正月十三,“我们这里虽然有外来户,但主要以渔民为主,渔民正月十三讲究拜祭‘海神娘娘’,这个习俗在海王九岛至少已有500年的历史,是海岛民俗的体现。 ”庄河市文体局文化科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。
海神娘娘是我国北方一带的称谓,在南方称妈祖,据《天后志》记载,妈祖,原名林默,生于宋建隆元年,成年后行善济人,在海上救苦救难。王家镇内塑有一海神娘娘雕像,这座雕塑建于1994年,高8.88米,周身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。
正月十三那天,王家镇家家张灯结彩,放礼花,包饺子,每家都摆出最丰盛的饭菜,款待前来拜年串门的亲邻宾朋。
入夜,岛上的男女老少齐聚海滩举行隆重的放海灯仪式,人们把精心扎制的海灯点燃放入大海,以示对海神娘娘的敬意,祝愿渔民出海平安、鱼虾满舱。此时的海面上灯火点点,五颜六色,天上的星辰与海中漂浮的彩灯遥相呼应,蔚为壮观。当地人说,献给海神娘娘的灯漂得越远并且蜡烛不灭,放海灯者就会吉祥如意,心想事成。如今,海王九岛的祭妈祖仪式,已被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首席记者翟丙军
“明永乐十七年,倭寇2000余人乘船30余艘在大海王岛抢劫,明朝守军果断地点燃了烽火预警。明军急忙调兵遣将,次日,当这群倭寇窜至金州望海埚时,被明军重重包围,在这次战斗中,倭寇遭俱歼。 ” ——据《明宗录》记载